R-loop Cut&Tag

  • 简介
  • 技术原理
  • 实验流程
  • 技术优势
  • 测序结果展示
  • R-loop作为一种特殊的三链核酸结构,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。它不仅参与诸多生命活动进程,更在调控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当前大多数R-loop检测手段仍需依赖超声波或酶消化法在体外片段化DNA,再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捕获。这类实验流程不仅操作繁琐,还可能破坏R-loop结构,最终影响数据的真实性与分辨率。

  • 数谱生物 R-loop Cut&Tag服务使用Arraystar公司开发的Arraystar R-loop CUT&Tag Library Prep Kit试剂盒进行建库,保证了实验的高质量和高效率。Arraystar R-loop CUT&Tag 技术利用了预组装的转座体复合物,该复合物包含超活性Tn5转座酶与蛋白A的融合体以及转座子,靶向结合S9.6抗体标记的R-loop结构,并在R-loop位点实现靶向剪切与标记。此创新技术极大简化了R-loop测序文库制备流程,具有样本需求量低、实验操作简便、结果产出快速精准的显著优势。

    图1. Arraystar R-loop CUT&Tag建库试剂盒通过S9.6抗体介导,利用转座酶-蛋白A融合体靶向识别R-loop结构,并进行原位剪切与标记。


    样本需求:细胞数目 > 5x10^5个;组织 >200mg。

    物种:有基因组信息。


  • 1.细胞准备:将组织或细胞样品制成细胞悬液并检查细胞活力;

    2.R-loop结合一抗S9.6;

    3.S9.6结合二抗;

    4.ProteinA-Tn5融合蛋白结合并片段化DNA,同时加接头;

    5.纯化DNA片段,构建文库;

    6.上机测序,进行数据分析;

    7.提供结果报告。

  • 1. 广泛兼容性: 与传统方法使用的ConA磁珠相比,Arraystar试剂盒通过离心收集细胞,适用于更多样本类型(例如大多数细胞类型或冷冻组织),并且细胞活性更高(>85%)。

    2. 原位保真性: 实现体内真实R-loop检测,显著降低实验过程中的结构丢失

    3. 操作便捷性: 无需复杂流程与试剂制备,操作简便

    4. 数据可靠性: 高信噪比与TSS富集信号,获得稳定可靠数据

  • 1. R-loop Cut&tag富集peak检出结果表格


    2.R-loop Cut&tag鉴定到的差异peak表格


    3.R-loop在标准转录单元中的peak分布


    4.基因组浏览器视图中的R-loop CUT-Tag tracks.